自媒体论坛 - 专注于自媒体推广|营销|博客|网创|副业的自媒体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吉因加多癌早筛数据重磅亮相国际会议,自研技术或将引领新趋势

[复制链接]

69

主题

1

好友

301

积分

中级自媒体人

Rank: 3Rank: 3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4-6-11 13:31:55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在前期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:2022年我国新发恶性肿瘤482.47万例,每天确诊癌症患者超1.3万人,疾病负担持续呈上升态势。在全球范围内,癌症仍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,而早期筛查是实现及时治疗、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。

在业界,“癌症预防+治疗”双管齐下的策略,已成为降低癌症负担上广受认可的有效路径。而在这其中,防癌关键在于早筛早诊。

传统的筛查方法,如血清蛋白标志物检测、内窥镜、CT等,虽广泛应用但存在侵入性、辐射性等局限性,同时,对于胰腺癌、卵巢癌、肝癌等高发癌症,也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。随着分子技术的不断进步,cf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应运而生,其可以同时检测人体内是否有来自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癌症,有效降低漏检率,在癌症早筛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。

近日,一年一度的肿瘤国际学术盛会——美国临床肿瘤学会(ASCO)年会在芝加哥举行,多项临床肿瘤学前沿研究成果发布。肿瘤早筛依然以极高的热度受到关注,其中,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院长、骆卉妍教授团队与吉因加合作开展的肿瘤早筛成果以壁报形式亮相。

新技术建模实现8大高发癌种早期筛查

这项研究基于吉因加独家研发的GM-seq技术,针对外周血cfDNA进行甲基化检测,建立了多癌早期检测(MCED, Multi-Cancers Early Detection)和癌症信号起源(CSO, Cancer Signal Origin)模型,以实现对食管癌、胃癌、结直肠癌、胰腺癌、肝癌、肺癌、乳腺癌和卵巢癌8大高发癌种的早期筛查。

这项研究进行了INSPECTOR研究,纳入1407名受试者(癌症757例,其中I期174例,II期141例,III期244例,IV期175例;非癌650例),随机分为训练集(989例)和验证集(418例)。在训练集中,多癌早筛技术可以检出71.9%的癌症患者,综合特异性高达99.1%,Top1(首要溯源器官)和Top2(首要和次要溯源器官)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2.1%和95.3%。
而在验证集中,在99.0%的综合特异性下,本技术仍可检出74.9%的癌症患者,Top1和Top2的溯源准确性高达88.2%和92.9%。

研究结果显示,这一基于新一代甲基化(GM-seq)液体活检的多癌早筛技术,无论是灵敏度、特异性,还是组织溯源准确性等,均有良好表现。

技术层面突破保障检测性能大幅提升

作为该项研究成果的主要参与者,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骆卉妍教授对研究进行了相关解读。骆教授表示,当前阶段数据结果超出预期,该项研究在技术层面的三大突破,为检测性能提供了保障:

首先,在底层技术方面,基于吉因加自研的酶法甲基化技术,在底层实验技术上突破了传统方法带来的模板转化率低等瓶颈,从而保证早期肿瘤微弱信号的极高特异性;

其次,标志物筛选体系方面,结合癌组织、癌旁组织、癌血、健康血四类样本的全面的甲基化标志物优选体系,保证了标志物高信号、高特异性;

最后,在算法和模型方面,自主研发的甲基化量化指标及AMBER模型算法,更敏感且特异地识别癌信号,并计算肿瘤信号丰度,创造了更稳健的阳性判断体系和更准确的组织溯源。

近年,液体活检技术在晚期患者用药检测、早期患者围手术期监测,以及更广泛潜在风险人群的多癌早筛检测方面,都不断彰显出无穷的价值和潜能。未来,依托自研GM-seq技术,吉因加将携手更多临床科学家,推动更多前瞻性项目研究,不断夯实多癌早筛的临床价值,真正实现人人可及,并为为实现14亿人口的“健康中国梦”贡献创新力量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联系站长QQ:5131834|Archiver|手机版|自媒体论坛

GMT+8, 2024-6-19 04:11 , Processed in 0.191986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.5

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