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媒体论坛 - 专注于自媒体推广|营销|博客|网创|副业的自媒体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805|回复: 24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除了软文,自媒体的将何去何从?

[复制链接]

1万

主题

985

好友

3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1-14 16:03:08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  自媒体内容的价值何在?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作者对自媒体趋之若鹜?现在的盈利模式能否持续?作为新生事物,自媒体行业还难以为这些问题给出标准答案。可以肯定的是,在欣欣向荣的背后,自媒体行业同样存在诸多问题,而这些正负能量之间的相互博弈,将决定自媒体的未来走向。


  不到三年时间,自媒体行业借着微信公众平台的东风,已经从零零星星的尝试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圈。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内容正在涌现,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投身自媒体事业,不断增多的自媒体平台之间开始较量,当然,也有一部分自媒体组织化寻找出路,而愿意为这一切买单的企业和个人也在迅速增多。


  当我们回头审视,会不由自主地发问: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?自媒体内容的价值何在?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作者对自媒体趋之若鹜?自媒体的最终归宿是不是媒体化?现在的盈利模式能否持续?


  作为新生事物,自媒体行业还难以为这些问题给出标准答案。可以肯定的是,在欣欣向荣的背后,自媒体行业同样存在诸多问题,而这些正负能量之间的相互博弈,将决定自媒体的未来走向。


  不管怎样,探索还在继续,自媒体的故事才刚刚开始。


  自媒体需要什么样的内容?


  互联网进军传统行业的一大利刃是打破垄断和特权,自媒体就是媒体权力被瓦解后的产物。


  在自媒体出现之前,开办一家媒体需要大量的政策资源和经济实力,需要自筹载体(印刷品/服务器)、自找用户。但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自媒体渠道出现以后,达到同样的目的你只需要几步注册。不要特权、简单快捷且没有成本,促使拥有内容生产能力的人尝试成为自媒体。而留给他们唯一的问题是:自媒体需要什么样的内容?


  “小道消息”是科技圈受关注的自媒体之一,拥有数十万微信粉丝,每天推送的内容多为运营者(丁香园CTO冯大辉)个人对互联网行业的观察,以及所思所悟。和传统媒体相比,“小道消息”很少主动去发现新闻,也不经常追踪热点,更不会对某些领域进行密集、系统的长期报道,但这并不影响其受欢迎程度。


  冯大辉此前曾表示,“小道消息”看起来跨度颇大的内容,其实满足了不同的读者群体。“我不能每天去发小道消息,那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好奇心,更多的人期待我给他们带去一些对自身有参考的内容。我的内容必须独特,别人都在说的东西我不会再凑热闹。”


  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优秀自媒体人们的普遍想法。和冯大辉一样,圈内知名的其他自媒体人,比如程苓峰、魏武挥、信海光,在内容运营上也都有强烈的个人烙印。


  概括而言,当下自媒体内容的差异化体现在:网媒以全面及时的消息见长,纸媒以详实丰富的事件追踪立足,自媒体的根基则是评论,注重思想和观点的自由传递。


  大多数自媒体人的个人性格都会在作品中流露,他们爱憎分明、立场明确、表达幽默,如果用传统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来衡量,这些作品或许大部分都是不专业的。但站在读者的立场上,每个人耗费时间去关注一件事,一定是想得到一个明确、清楚的结论,而不是迷失在所谓客观立场上堆砌起来的素材里。


  和传统媒体领域大众媒体、专业媒体并存的局面一样,自媒体领域有人见人爱的大V,也有专门为细分人群服务的垂直化自媒体。这些自媒体往往会从行业、职业、爱好等维度去预设自己的读者群体,然后通过转载+原创的方式为目标人群持续推送他们最关注的内容。


  与传统媒体相比,自媒体在内容上显得更为自由,这同样也是对读者需求的精准把握,这正是自媒体受关注的最核心原因。


  谁在做自媒体?


  羊年伊始,前央视主持人柴静的《穹顶之下》成为了第一个迅速爆红的公众话题。柴静虽非自媒体,但其脱离组织后大放异彩的光环却和诸多自媒体人相似。如今大部分自媒体人的前身份都是媒体记者、编辑、主编等,离职做自媒体对他们来说就像零成本创业,意味着工作不再有约束、薪水不再设上限。


  前《中国企业家》主笔冀勇庆便是其中一员。他在去年离开了这本知名的商业杂志,专职运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。冀勇庆告诉笔者,他对现在的自媒体事业十分满意,其实做的事情与之前一样,仍然是生产优质内容。


  像冀勇庆一样,脱离媒体的人正越来越多。而在传统媒体内,暗流也一直在涌动。一位《经济观察报》的管理层曾向记者大吐苦水,他手下的不少记者把日常主要精力放在了个人自媒体事业上,这让管理他们变得十分困难。对于传统媒体来说,与自媒体大趋势抗衡是不可能的,因为自媒体正在吸走他们最核心的竞争力——人才。


  那么,吸引这些媒体人纷纷脱离组织、另起炉灶的原因是什么?


  首先,自媒体事业意味着个性的自由和解放


  与柴静类似,同样从央视出走的罗振宇,和他的《罗辑思维》一起广为人知。业内人士认为,如果他们都留在原来的体制内,想要按照个人追求做一款节目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
  传统媒体都有自己的工作流程。一段文本或者视频,都要经过“记者报选题→主编批准→多方采访→编辑组稿”等多个程序才能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。这些流程上的条条框框,以及媒体对记者、编辑工作职责的详细划分,都会或多或少成为他们手脚上的镣铐。


  而在报道风格方面更是如此。知名自媒体人、山寨发布会创始人阳淼认为,“现在是一个媒体朋克兴起的时代,自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解构和反动。”在阳淼看来,传统媒体所谓的客观性,所谓的中国式新闻专业主义,都大大埋葬了媒体和媒体人的价值。


  自媒体人柳华芳认为,媒体环境的变化为媒体从业者抛出了一个问题:如果你在传统媒体里写的不是自己喜欢的文字、也不是读者喜欢的,那还有什么理由留下来?


  其次,自媒体事业意味着收入状况的改善


  众所周知,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大都年轻,因为媒体行业薪水的天花板十分明显。当一个人的资历和价值已经远远超出行业能给与他的薪水时,逃离也就顺理成章。而自媒体除了拥有宽松的报道尺度外,在收入方面的状况要远远超出传统媒体。


  可以说,传统媒体是讲究分工的,制定规则、明确边界,创作、编辑、校对、发行、渠道、运营、商务各个环节分别有人负责,但自媒体基本上是一个人包揽了所有的工作。从工业分工的角度看,这似乎是一种倒退;但从自媒体人的角度来评价,这意味着摆脱了媒体的盘剥,获得劳动的全部收益。去年曾有自媒体人公开宣称自己月收入30万,虽然引来不少争议,但站在塔尖的自媒体人们,收入高于传统媒体是很普遍的。


  因此,人才从传统媒体业向自媒体业流动也就不足为奇。


  平台混战,解构与重组


  大多数自媒体需要平台,甚至组织化。业内究竟有多少家自媒体平台,一时间很难计算清楚。去年最热闹时,以新媒体“界面”为代表,稍微有点名气的媒体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自媒体计划,到处拉拢自媒体人。其实拉来拉去,每家建一个群,进去后发现还是同一群人。


  眼下,主流的自媒体平台主要分成四类:微信订阅号;门户自媒体专栏;百度百家、腾讯大家;虎嗅网、钛媒体。


  除了上述四类,自媒体领域声名较响的还有WeMedia、界面等,前者是一个松散的自媒体人联盟,后者口号离落地还很远。


  为了争抢自媒体金矿,这些自媒体平台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已经有过几次交战。但正如自媒体人柳华芳所言,“想要留住自媒体人,要么有钱、要么有名。”既带不来名、又没有利的平台或将很难生存。


  微信订阅号的特点是去中心化,只提供基础设施,内容、粉丝、商业化都要自己来做。优点在于:渠道自控,一旦经营起来,粉丝、客户都在自己手里,后期获益较有保障。因为没有门槛,所以微信订阅号最受自媒体人关注。


  百度百家走的是平台模式,利用百度新闻为自媒体人导来不少流量,又在专栏页面搭载广告、由广告主承担作者的收益。这种模式有利于扶持优质内容,知名自媒体人程苓峰曾在半个月时间就入账3万分成。因此,百度百家也吸引了很多优秀自媒体人的加入。


  其他平台则因为收入较少,都以品牌和印象提升为主。


  对自媒体人来说,事业起步阶段需要借势各类平台打造知名度。所以,如今很多自媒体稿件都是多平台通发,同质化严重。但在发展壮大的一定程度后,平台对其的价值将会大大减小,自建渠道(微信订阅号)成为最好的归宿。


  除了依附平台和单打独斗,自媒体的另一条路是媒体化,成立团队经营。据笔者了解,不少自媒体人都有自己的秘书或者助理,有的甚至组建了一个企业来运作。这样有助于保证内容的持续生产,发挥规模效应,也便于商业化。


  不过,组织化以后的自媒体还能叫自媒体吗?


  如果自媒体把传统媒体解构,目的是为了进行重组,那么自媒体浪潮或许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需求,新技术、新理念对媒体业的一次组织调整。


  除了软文,还需要什么商业模式?


  作为媒体业的一部分,自媒体也要面临媒体的共同难题,那就是变现,自媒体行业最引诱人但也最受外界诟病的是其商业模式。


  自媒体的第一桶金来自企业的公关部门,软文为主、广告为辅。以科技领域为例,最近两年,大部分大的科技公司都把自媒体和媒体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。与传统媒体相比,自媒体内容更加可控,所以很多企业不遗余力地投入,为每篇软文买单的代价从数千到上万不等。


  一位电商企业的公关人员告诉笔者,自媒体的兴起为企业的公关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难题和挑战。在他看来,一些优秀的自媒体确实能带来品牌效应、销售促进,但“花在大多数自媒体身上的钱更像是保护费,只是为了维护关系”。


  这个现状代表了一个问题:自媒体的商业价值究竟在哪里?


  现在自媒体的发展呈现出垂直化、专业化的趋势,细分领域的读者价值也是可观的,但如何与广告主的需求相匹配仍然是个问题。阳淼认为,问题出在很多广告主“仍然采用跟传统媒体互动的方式跟自媒体互动,所以出现投入和认知的错位。”在他看来,“自媒体可以给予公司的是策划角度,新的触达用户的方法和新形势下的包装方式。这些价值现在很多被浪费了。”


  李成东也认为,自媒体创新商业模式任重而道远,自媒体盈利可以走六条路:1,广告模式;2,猎头模式;3,出书模式;4,跨界模式;5,粉丝包养模式;6,投资人模式。


  李成东是电商领域的知名自媒体人,他最近转型做了电商孵化器,为自媒体盈利走出了另一条路。但在另一位公关从业者看来,自媒体和媒体一样,创新商业模式挑战重重。而时下不好的迹象是,不少自媒体工具化,沦为了企业操纵舆论的前沿阵地和抹黑对手、进行公关大战的先遣军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好友

221

积分

中级自媒体人

Rank: 3Rank: 3

沙发
发表于 2017-1-25 13:07:54 |只看该作者
挺好啊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好友

293

积分

中级自媒体人

Rank: 3Rank: 3

板凳
发表于 2017-1-25 13:07:54 |只看该作者
有空一起交流一下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好友

329

积分

中级自媒体人

Rank: 3Rank: 3

地板
发表于 2017-1-25 13:07:54 |只看该作者
回贴赚学识,不错了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好友

272

积分

中级自媒体人

Rank: 3Rank: 3

5#
发表于 2017-1-25 13:07:54 |只看该作者
不错啊! 一个字牛啊!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好友

339

积分

中级自媒体人

Rank: 3Rank: 3

6#
发表于 2017-1-25 13:07:54 |只看该作者
去市场买东西,杀价先杀四分之三,现在杀一半行不通了。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好友

326

积分

中级自媒体人

Rank: 3Rank: 3

7#
发表于 2017-2-7 19:29:32 |只看该作者
顶也~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好友

335

积分

中级自媒体人

Rank: 3Rank: 3

8#
发表于 2017-2-7 19:29:32 |只看该作者
我的妈呀,爱死你了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好友

237

积分

中级自媒体人

Rank: 3Rank: 3

9#
发表于 2017-3-3 09:19:58 |只看该作者
这个贴不错!!!!!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好友

293

积分

中级自媒体人

Rank: 3Rank: 3

10#
发表于 2017-3-3 09:19:58 |只看该作者
我毫不犹豫地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联系站长QQ:5131834|Archiver|手机版|自媒体论坛

GMT+8, 2024-5-26 13:44 , Processed in 0.190152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.5

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回顶部